http://goo.gl/aifZ8l

日前雲林縣橋頭國小許厝分校數十名學生家長今天在學校拉白布條,堅決反對遷校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。 分享 facebook 針對近日雲林橋頭國小許厝分校遷校爭議,今日下午教育部、環保署及衛福部跨部會召開記者會說明。衛福部強調,為了孩子長遠的健康,應作預防性的安置,未來也會考慮對附近高危險族群作健康風險評估。衛福部長林奏延指出,國衛院103至105年為期三年的研究,發現距離六輕最近的橋頭國小許厝分校,學童尿液中硫代二乙酸(TdGA)的濃度高於其他當地四校的孩子,且距離石化區越遠,學童尿液中TdGA濃度有遞減的現象。此外,今年度的檢測結果,跟全國20個縣市7至13歲學童尿液平均值作比較,發現許厝分校學童尿液中TdGA的濃度明顯較高。林奏延說,雖說TdGA不是氯乙烯(VCM)唯一的影響物,它也跟人們是否有B型肝炎、是否使用維生素B、是否使用抗癌藥物有關,然而,以上可能性在研究中都已排除,無法排除的就是空氣中的氯乙烯與二氯乙烷。因此從以上資料看來,孩子在許厝分校就讀,有相當的健康疑慮,是故政府應作預防性的安置。在採取預防性措施的必要性上,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陳為堅舉例,1960年代,台灣西南沿海陸續出現烏腳病,台大陳拱北教授率領團隊調查,懷疑可能與居民使用的井水中含有砷濃度有關。然而,井水砷濃度同樣高於0.35ppm,有的區域有許多烏腳病病例,有的區域卻沒有半個。雖證據不明顯,但基於防範未然,政府仍決議遷村,中斷暴露累績。「有人反問證據在哪,但證據若要三十年後才知道,你要等嗎?」陳為堅強調,環境汙染不同於急性傳染病,環境污染對健康造成的影響須要長期檢驗,時間拉得很長、很慢,出現的跡象有時並不清楚,可是一旦跡象清楚,對人們造成的危害已十分嚴重、難以扭轉。因此一旦有跡象,有必要立即採取預防性措施。
9FAFD8C3E5C6A896
arrow
arrow

    asd16qw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